DB63∕T 004-2024 白菜型油菜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青海省)

ID

D9C64D09A4B84372AC1CCA663E06418D

文件大小(MB)

0.2

页数:

6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01,CCS B 21,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 63/T 004—2024,代替DB63/T 004-1984,白菜型油菜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2024 - 10 - 17 发布 2024 - 11 - 20 实施,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63/T 004—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63/T 004-1984《青海省白菜型油菜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与DB63/T 004-1984,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见第2、3 章);,b) 更改了“选优株组群”(见4.2,1984 版的第1 章);,c) 增加了“选择方法”(见4.2.2);,d) 更改了“选择数量”(见4.2.3,1984 版的第1 章);,e) 更改了“考种”(见4.2.5,1984 版的第1 章);,f) 更改了“一级筛选圃”(见4.3,1984 版的第1 章);,g) 更改了“二级筛选圃”(见4.4,1984 版的第1 章);,h) 更改了“标准隔离区”(见5.1,1984 版的第2 章);,i) 删除了“原种比较试验”(见1984 版的第1 章);,j) 增加了“田间管理”(见5.3);,k) 整合了“白菜型油菜原种生产记载项目和标准”(见1984 版第三章);,l) 增加了“精选要求”、“质量检测”、“包装贮藏”(见5.5,5.6,5.7,1984 版第三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农作物种子站、乐都区种子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文婷、李俊仁、许媛君、甘淑萍、李斌、保守智、马广华、钟起荣、杨彩凤、,薛明珍、张琦、李德卿、李高睿、安宁、俄日格力,本文件历次版本的发布情况:,——DB63/T 004-1984,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DB63/T 004—2024,1,白菜型油菜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白菜型油菜原种生产的相关术语和定义、生产程序和原种生产技术,本文件适用于种子生产单位生产白菜型油菜原种时使用,同时适用于科研教学单位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文件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543.1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GB/T 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其他项目检验,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DB63/T 010 油菜品种观察记载标准,DB63/T 1554 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原种,由育种家种子或通过原种生产程序繁殖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3.2,原种圃,生产原种的地块,4 原种生产程序,4.1 原种生产程序图,DB63/T 004—2024,2,生产程序见图1,图1 原种生产程序图,4.2 优株组群选择,4.2.1 建立方法,选择原种或品种特异性好、纯度高的良种,种植在两年以上未种植十字花科作物,且方圆2000 m内,无十字花科植物的平整、肥力均衡地块建立选种圃,4.2.2 选择方法,黄熟期进行株选或主序选,选择选种圃种子,4.2.2.1 株选,黄熟期选取具有品种典型性状、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长势及成熟一致的植株,混合脱粒晾干,4.2.2.2 主序选,黄熟期选取分枝多、角果密而匀称、健壮无病、长势及成熟一致的植株选取主序混收,晾干脱粒,4.2.3 选择数量,根据计划用种量决定选择数量,株选一般每亩选优良单株250株~300株,每个主序选有效角果25~,30个的主花序250~300个。选种圃预选的单株,经室内考种鉴定后决选保留,4.2.4 选择时期和标准,4.2.4.1 记载内容及项目,按DB63/T 010执行,4.2.4.2 苗期,苗期根据原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进行选择。5~6片叶时,按叶形、叶色、蜡粉厚薄、心,叶色泽、刺毛有无、缺刻形态、叶柄长短、生长习性等,选择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的优株,作好标记,4.2.4.3 花期,花期从苗选的单株中,于初花期选株高,茎色、花序长度和初花期一致,并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的,优良单株,在主花序上作好标记,4.2.4.4 成熟期,DB63/T 004—2024,3,黄绿熟期从前期选中的单株中选株高、茎粗、分枝部位、分枝习性、果序长短、结果密度、着果形,态、角果大小相对一致,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的无病虫单株,4.2.5 考种,4.2.5.1 取样,中选单株中选取20~30株进行考种,4.2.5.2 项目,株高,第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全株有效角果数,种皮颜色,千,粒重,单株产量,4.3 一级筛选圃,4.3.1 田间选择时期和标准,将所选优株的混合种子,播于标准隔离区内,自然授粉,选择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的优良单株,根,据需要确定决选数量,选择……

……